教学案例分析格式:
1、课题的主题与背景:介绍各案例内容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2、情景描述: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段或者情景故事进行文学化的描写,一方面展示案例问题,另一方面增强可读性。
3、教学设想:包括对作业的说明、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案例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操作建议,以及一些必要的说明。并且围绕案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讲座,这些问题不但阐述案例的主题,提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困惑,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发学习者反思和讨论。
4、教学反思、研究: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对教与学原则的引申等,有些案例研究的结论在此进行了展开。
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 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教学案例分析怎么写?
通常情况下,在教学案例的后面,要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请他人写,也可以作者自己写。可以从一个当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理论实际紧密结合.撰写案例分析时,要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
(二)体现先进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要跟得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比如在当前,案例分析就要贯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精神。要引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分析务必实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将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
(四)论述需要突出重点.对于已写成的教学案例,要反复阅读,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把主题揭示出来。
(五)观点要有充分依据.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分析案例时首先要认真思考:采用已选中的分析方法分析某个特定问题,需要哪些事实?然后回过头来寻找所需事实。选材要严,挖掘要深。
怎样写好教学案例分析
1.教学案例的形成。⑴前期准备:了解背景,理论准备。⑵收集材料:课堂观察,调查选材。⑶认真分析:联系理论,立意要新。⑷撰写案例:撰写编辑,试用修改。
2.教学案例的撰写。
⑴教学案例要有主题。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⑵交代教学案例的条件和背景。
⑶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对揭示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细节进行科学的分析。
3.案例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⑴关于确定主题。
①主题紧扣案例。提炼主题必须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而定。
②定题要有新意。确定的主题要新颖,往往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③顺应时代发展。要与时俱进,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
⑵关于案例分析。
①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进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道理说清,主题揭示出来。
②案例分析做到实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实在,要有针对性,把理论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讲求具体实在的小道理,不要空洞无物的大道理。
③要有独到的见解。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教师的素质所决定的。要在新理念的引导下,从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道出他人欲言而所不能言之的道理。
4.一篇好的教学案例的基本要求
主题目标明确;材料选取适当;案例描述真实;情节合情合理;案例构思巧妙 ;文字表达生动。
《教学案例》写法及示例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
,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
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
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
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
“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撰写案例分析的途径 1、一种是精心研制的,主要是先确定研究的主题,再进行教学设计,把相关的理论或教学策略自觉地应用在教学设计中,
并实施;然后根据课堂现实进行案例分析,这一类的案例,教师的课后反思,着重围绕研究的主题针对教学设计与课堂现实之间的落差(或超越了预设
的目标,或没达成预设的目标),以及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得失,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寻找对策或提出新的问题与困惑。 2、 一种是“无心栽
花”,事先没有确定研究主题,甚至也没想到做案例分析,但所上的某节课的精彩片断感动了自己,因此课后就把课堂发生的真实感 3、一种是“借鸡
生蛋”,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录像,针对某个教学热点难点问题,选择某些课题的教学片断,来加工成教学案例.
三、教学案例与其他体例的区别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达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
,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
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
案、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
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
闻必录,而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什么内容,取决于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
四、案例的基本组成元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组成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
、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
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
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
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
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
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
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
,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
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
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
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
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五、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
(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 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
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学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
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
,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
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
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 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
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
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因素是什么?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
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3)确定事件中的“演员”
。 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贡献的角色才得以充实。在案例写作时要考虑:谁是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出场的演员是谁?幕后
演员是谁?每个人都扮演了什么角色?相互之间关系怎样?与你的关系呢?坚持考虑每个角色个人的情感、动机、目的、期望,不要忘记把自己放于演
员表之中;不要忘记通过情感、动机、目的、个人价值这面多棱镜来审视你的角色;也要审视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设源于何处?它怎样影响你的行动
? (4)检查你行动的结果。 教师所做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你的回应引起的一些反应是什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班级气
氛的影响是什么?对其他演员的影响是什么?你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对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行为以何种方式提高或降低你对自己的重视? (5
)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 你怎样以不同观点看待事件?看待演员?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现在允许你重新考虑,你要选择一
个不同的回答吗?
六、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好一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
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
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
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
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
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
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
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
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
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
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
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
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
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七、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1)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能算案例,问题或问题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
2)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 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地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发生偏移。 (3)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
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5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
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4)一个好的
案例应该讲述一个故事—— 案例必须要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同时,对事件的叙述
和评点也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最好包含有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对于课堂教学案例来说,应该有学生围绕某一个讨论的中心问题表达他们不同见解的
波澜起伏的过程性教学冲突。 (5)一个好的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翔实——案例不应该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该是对事物所具有的
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提供的各种信息应该是准确的、纪实性的,包括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也应作具体
的陈述,因为背景材料中往往交待了问题发生的场景,隐含着问题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原因。但要注意的是,背景材料的叙述不应该影响到对主要问题实
质的把握。 (6)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
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7)一个好的案例必须理
清问题的性质——案例所说的问题是何种性质?是教学策略问题,还是学生行为问题,或是师生关系问题?如此等等。这是案例分析的关键,不要让纷
至沓来的信息干扰了自己对问题性质的基本判断。 (8)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它必须
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应该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
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9)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
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 (10)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及其内心世界——案例要揭示出案例当事人
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等。换句话说,要围绕一定的问题,展示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身发展的心路历程
。
八、教学案例撰写基本格式
第一部分 案例背景 案例背景是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
念,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基本情况,还可包括教育背景: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
以及教学目标;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思维特点;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环境与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等。这些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不
宜很长,只须提纲契领叙述清楚即可。
第二部分 案例描述 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
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通过巧妙的事件描述,把问题寓于情节中,本质寓于现象中,答案寓于故事中。 案例描述的材料要求真实、完
整、具体、典型、有效、适时。
第三部分 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是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来诠释教学活动,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个人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来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
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育现象隐含的丰富教育思想的阐释等。分析方法可以对描述中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
加以分析;也可以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学习化社会》教学案例
让学生来演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上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建议思考的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民主、互动的合作学习。
3.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转变。
案例描述
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学状态,一个多月下来,学生已经非常喜欢这种开放、生动、多样、平等的上课方式,尤其是对把
课堂变成一个大舞台,能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做法,学生非常喜欢,所以学生们乐意上《历史与社会》课,参与的热情挺高。
当课上到《学习化社会》的时候,我发现这块内容要是光靠教师讲的话,学生可能会觉得很枯燥难懂。我思前想后地琢磨了很久,有个念头在脑子里一
直停留——让学生来导来演这节课,看看效果会如何?最终,我就这么决定了。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看上去还没玩尽兴的孩子们按时蹦蹦跳跳
地返回了教室。上课时,面对学生齐刷刷的眼睛,我不由得怀疑起我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了。坐着的他们还戴着红领巾,稚气未脱,也不是很安稳,《学
习化社会》这样一块相对抽象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太难了?然而,时间不允许我多想,“还是试试看吧,或许会有奇迹。”我告诉自己。 当学生
得知让他们来最大可能地唱主角时,显得兴奋不已。我先让他们用5分钟的时间看书,然后告诉他们,他们可以用任何形式来表现学到的、理解了的知识
。全班四大组马上开始行动起来了,在组长的组织下,大家都热烈但有序地准备着。看着他们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神神秘秘地小声嘀咕,我实在
没有多大的把握,他们能搞出什么大名堂来? 10分钟后,第一组举手了,示意我他们准备好了。15分钟后,其余三组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坐位上。这时
,第一组的学生已经有点追不及待了,从他们自信而又兴奋的笑容里,我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匆匆准备出来的但又让我佩服的《小擦鞋匠的一生》
就这样上演了。 第一组的学生采用了边讲故事进表演的形式,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山的那边有一个擦鞋匠,他已经给人家擦了十多年的皮鞋了,
慢慢地积攒了点钱,娶了个媳妇,生了个孩子。孩子从小就跟着父亲,看父亲给别人擦皮鞋,人们都叫他“小擦鞋匠”。8岁那年,父亲把他送进了学校
,5年后父亲病故,小擦鞋匠辍学了,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20岁那年,他跟着老乡来到南方一个大城市,城市的繁华让他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依
旧给别人擦鞋,只是在他工作的时候愈来愈多地想着一些问题:“为什么我只能给人擦擦鞋?要是有一天皮鞋用不着擦了,我去做什么„„”想着想着,
他更加拼命地擦鞋,原来他想多赚些钱去学习。后来他开始上夜校,学很多的东西„„20年后,他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型家政服务部。他不停地学习,不停
地工作,同时还要求员工参加各类与工作有关的培训班,鼓励他的员工学习各种知识。由于服务质量过硬,他的服务部规模不断扩大,在小擦鞋匠的服
务部里还有小型阅览室,还在双休日对外开展家政工作知识的讲解„„后来,他把他的妈妈从山的那边接过来,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小擦鞋匠从没停止
过学习,一直到死。 我惊讶于学生能在这短短的10分钟内编出这样不偏离主题的故事,又配合着演得那么好。道具都是就地取材的:背起椅子当工具
箱,拿块抹布做擦鞋布,挪桌搬凳地布置阅览室„„这个故事表演完,教室里顿时被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所充盈。凭借着这样一个有着童话般美好结局的
故事,接下去的课上得很顺利。我让学生结合课本联系实际来谈谈在这个表演中他们看到了、看懂了什么,小家伙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举手。
有人说:“故事表演里的小擦鞋匠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一个人必须学习,不学习就只有苦日子过。虽然擦鞋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学好了知
识他就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了。” 有人说:“在这个社会里,知识更新是很快的,我从故事里看懂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说:“小擦鞋
匠只在正规的学校读了5年书,后来是边工作边学习的,这说明在学校学习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人们可以在社会中的一些业余培训机构学习。” 也
有人说:“他还自己建阅览室,这样方便了员工的学习。对外还开展家政知识讲座,这样人们就可以去听了,为学习化社会的建立做了贡献。” 还有
人说:“他不光自己学习,还鼓励、建议别人学习呢,挺先进的嘛!有点像那种先富的带动后富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大家都能通过不断的学习而过上好
日子。” 我顺水推舟,把大伙的观点概括总结了一下。学习化社会意味着教育的三大突破:教育在时间上的突破——终身教育;教育在空间上的突破
——教育社会化;教育在对象上的突破——全民教育。人们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体,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学习,更合理地实现自我价值。当然,
社会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教育培训机构„„ “老师,那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学习化社会了吗?”一个平时调皮但又爱思考提问的男生打断了我的讲
课。我微笑着,并不反对这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插嘴”。 “同学们认为呢?我把问题交给了全体学生。 大多数的学生都大声回答“是”,
但也有少数相反的意见。两方开始你一句我一言地争论起来。其中一个学生说:“我爷爷都去学电脑了,这还不是学习化社会啊?”另外一个学生马上
提出异议:“可我爷爷就没去学,还是吧嗒吧嗒抽抽烟、晒晒太阳。”全班顿时大笑,天真的孩子真是可爱。 笑声平静下来后,我谈了自己对这个问
题的看法:“准确地说,我国是正在步入学习化社会,大家不难看到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更为开
放了。当然,我们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这项建设上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是建立学习化社会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所以我国正在加快
对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大家要知道这项宏伟工程的建设需要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能为此做点什么
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乎全班同学一下子就脱口而出。 “要多向身边的人宣传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和我一起学习、学习、再
学习。”班里的“大嗓门”喊得字字有力。 “学好知识可以去做小老师,教社区的老爷爷老奶奶。”一位文静的女生说。
在发言中,时间过得很快,其他三组的学生没有时间来展示他们准备的成果了,他们虽然有点失望,但都大方地咧咧嘴,我知道他们一定也准备得不错
。看着他们,我不由得想起了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是啊,学生需要的是机会,大胆地给他们机会吧,相信我们得到的
回报将会是“惊喜”!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一个很大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教育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改变长期以来“接受教育”、“被动教育”的思想,确立终身
学习的信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学习。 我认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如果发展创新的目的不能实现,那么一切的学习实际上都
是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社会的发展需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的人才,因此在教育培养上、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努力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大胆放手
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初一的学生喜新好动,形象思维好,实践证明他们也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应变力。他们能
把身边或生活中发生的、看到的事件储存在自己的知识系统中,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在自主学习中冒出来的灵感把它不偏离主题地呈
现出来,从而很好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探究的过程,因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我想说的是:“其实,每个孩子都
很精彩”。
[教学案例]2:
今天 ,我们全班“怀孕”
今天早上,学校出了件怪事,从我班中走出来的男生、女生们每一个都是大腹便便的,颇似“孕妇”。这引起了校内师生的一片惊讶和议论纷纷,到
底怎么了?难道是„„?不可能!全班都这样呢!原来,他们正进行一项体验活动呢,主题就是“体验母亲”。
[背景]:
在昨天的《历史与社会》课上,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课堂调查:班中有多少同学知道父母生日的,并能为父母庆祝生日?原以为这是个很老套的问题
,他们能解决的很好。没有想到,问题老套,答案却是一样的没变。举手的人少的出乎意料,我刚想向他们说说自己的关于孝心看法。有一个学生竟然
靠在位置上恨恨的说,“他们有的时候都会忘记我的生日啊,凭什么让我为他们庆祝生日?有时候,看着他们对我的生日忘记或是无所谓的样子,我就
觉得生气„„”那个咬牙切齿的样子,让我有点心寒,“可是他们有那么多的事务,偶尔忘记也是可以原谅的啊?”我想要缓解一下气氛,“那他们既然
这样对我,为什么还把我生出来?”这一切说的很自然,丝毫也没有不好意思。面对侃侃而谈的他,我感到震惊,更感到愤怒!但我还是冷静的压下了
自己的怒火,并临时决定举行一次“体验母亲”的教育活动!
[实施措施]:
设定体验活动内容为“体验母亲”:每个学生准备2个8斤重的沙袋,从第二天早晨开始,将他们一前一后的缚在身上,并以此“身怀六甲”的身躯
参与学习生活一天,以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
[具体过程]:
绑上沙袋的学生,酷似“孕妇”,一个个腆着肚子,样子十分可笑。有的调皮的学生还摸摸自己的肚子说,“孩子,快长大吧,老爸等你出来给你
买好吃的呢!”有的孩子故意在别人身上摸摸,嘴里念念有词,“你的太小了,看看我的孩子,比你大多了,以后你的孩子肯定不是我孩子的对手!”
有的则是和同学们挺起肚子将沙袋相撞,说是练习孩子未来的“铁头功”,也不怕脑震荡,真是的!一下子,教室闹哄哄的,他们也仿佛真正的沉浸在
当母亲的快乐中,兴奋不已!上课了,他们陆续也回到位置上,但是兴奋的他们还是很难冷静,各种姿态的滑稽样都有!今天真是全班“怀孕”啊,呵
呵! 两节课后,我再次来到教室看他们。这时他们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开始时那样的强烈了,我明白沙袋的重量发挥作用了。有的瘦小的学生已经开始
用手扶着腰走路了;而有的更是坐在位置上,用手扶着沙袋,连那些平时最好动的孩子也苦着脸的坐在位置上„„ 下午了,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他们
似乎很累,似乎又有很多话想说…… 我明白,教育体验活动的效果已经出现了!
[感想倾诉]:
从我宣布解开绳子和沙袋的时候,学生除了张大着嘴巴喘气,用手揉着自己酸涨的腰部以外,没有更多的动作和语言,静静的相互观望的眼神在交流
着自己的感悟。在走向讲台的过程中,他们都象比昨天成熟了不少,眼神中有理解,也有愧意…… A:今天,我当了一回“孕妇”,确实累的腰酸
背痛,而且走路办事都不方便。这时我真正的能够感受到,母亲当年怀着我的不易,真的明白为什么人家说的天下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了! B:今天,
我上楼下楼,拿东西、端本子十分的困难,每当我做不同的行为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想起母亲那个时候的艰难,这时,我深深的理解了平时母亲对
我的要求。
C:我平时常常有意无意的伤害了母亲,不听母亲的话和母亲顶嘴。我现在很后悔,今天回家,我一定要向妈妈道歉,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 D:我感
受到了这次活动给予我的思考,我真的要做一个母亲的乖孩子!也谢谢老师的良苦用心! „„ 教师:同学们,十多年前,你们的母亲们正身负你们刚
刚解除掉重量的2—3倍,煎熬300天。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日子啊,小心翼翼、无限爱护、一心一意„„从而才把我们平安的带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对给予
我们生命、给予我们精彩世界的母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她们感动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她们呢?做一个母亲的好孩子吧!
[评价及反思]: 在教育中,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育中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真正的实现人性化教育。但在现在的教
育中有一部分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代替人本的教育目标,从而也导致了教育的失败。这次的教育方式的设计,则在根本上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让
孩子主动、自主的通过体验接受教育,从而在自主中建构自己新的认识体系,不断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的教育”!教育
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和无奈的责骂,她更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她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主动的体验下,得出认识,同化、顺应旧认知体系,建构新
认知体系的过程。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体验—认识—感悟的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才是最佳效果的。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并结合
实践,通过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教育,得到感悟,这样的教育就给了学生最深的体验,并在切身体验的认识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 教育是一种促进人
成长的手段和方式。在教育中,必须要根据人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个性发展来实施教育的手段,针对他们,我选择了体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育
效果。 教育是一面明镜,她能照真、也能照假;教育是一页风景,她有靓丽、也有回味;教育是一回历程,有老师、更有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在教育中
不断经历、不断成长!